品牌价值网_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央拒绝兜底引爆地方债:谁会是倒下的第一个?
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动态>正文

中央拒绝兜底引爆地方债:谁会是倒下的第一个?

2018-01-29 09:22:28    来源:xishuochin

1月3号,新华社发布的新闻显示——内蒙古成为继辽宁之后第二个主动承认统计数据造假的省份,该文其中一段如下: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曝家丑”:自治区政府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财政审计部门反复核算后,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3%,同时调整了2017年收支预算预期目标。调减后,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3.4亿元,比2016年公布数据下降14.4%,剔除虚增空转因素后同比增长14.6%;经过初步认定,应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基数也相应核减。

为什么这个时候主动爆料财政收入有水分?

一句话说完:找台阶下!

就在半个月前,2017年12月23日,审计署公布了《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其中对地方债处置的态度如下:中央绝不对地方债兜底!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坚决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买单”的“幻觉”,坚决打消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幻觉”。

从财政部的报告可以明显的看出决策层的态度——中央财政绝不兜底!

内蒙古此次所宣布的统计数据造假,真的让人瞠目结舌——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就调低了1/4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核减了四成以上!债务危机要想避免爆发,最基本的前提是财政收入可以偿还利息,可是内蒙古财政一下子减少了1/4多,那么,还本付息的压力之大也就可想而知,此外,规模以上工业原本是创造税收的关键部门,如今这一块的增加值瞬间削减四成以上,所以后续的财政收入也就岌岌可危!

不夸张的讲:内蒙古的地方债快撑不住了!

早几日,关于无锡地方债的谣言传遍网络,虽然被证明是造谣,但是从这一事件背后,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地方政府破产的预期不是在削弱而是加强了!在中央决定不兜底之后,有钱还债的地方则想办法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没钱偿债的地方,已经做好了赖账的准备——比如,主动承认数据造假,到时候不是不想还,是真的还不起了!

随着辽宁承认GDP造假,内蒙古承认财政收入造假,还会有更多的省份加入其中——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逃避当年举债的责任!举债的时候,地方都是在对赌中央财政在债务爆破之前为其兜底,就像当年教育产业化各大高校疯狂扩校,原本说好是自负债务,到最后还是中央财政买单了——有了这样的先例,地方抱定类似的期盼,自以为稳定大于天,所以中央不可能让地方债爆破。

可万一就真的爆破了呢?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许多人漠不关心,觉得跟我等升斗小民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而且大有关系!这个《存款保险条款》就是明白无误的为你解决了银行破产之后怎么办的问题,50万以下的存款全赔,超过50万的就呵呵了!有朋友会惊讶了,银行破产,怎么可能呢?当然,你以为不可能吗?

要知道,再小的一家银行,体量也是相当的庞大,要让银行破产,这待需要多大的坏账呢?答曰:地方债!所以,任何政策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只不过太多的人只是后知后觉,等到危机到跟前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噢,原来这么回事!”更不要替许多嘲笑着肉食者鄙的人,还洋洋自得的以为自己聪明百倍了,其实,你的所有角色不过是按照人家设计好的剧本去演罢了!

2017年7月14日,金融稳定工作会议召开;11月8号,局委掌舵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12月23号,财政部发文中央绝不对地方债兜底;1月3号,内蒙古承认财政数据造假——政策层面,都是连贯的而非割裂的!当一个医生不收红包而感动中国时,我们应该明白其潜台词是医生收红包是习以为常的事实;当金融稳定提到最高级别的会议日程时,我们也应该明白金融不稳定已经上升到影响大局的层面,危机也就不言而喻!

地方债,会不会爆破?我觉得会,可能性还很大!至于何时爆破?那就要看谁先顶不住——杀鸡儆猴是必须的!血泪一样的事实,有助于教育干部和群众,不信,你去看看二十年前中国农村信托发展公司破产一案,与今天的地方债危机如出一辙——历史从来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所有的故事都能够从历史中找到影子!另外,听小道消息说,当年处理过该案的重要副手要接管RMB了,至于真假如何还不晓得,但是诸位搬凳子看大戏吧:2018,注定将会是地方债的元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本公众号整理,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作者:戏说中华



相关新闻全部阅读

阅读下一篇

特朗普达沃斯演讲:我们再也不想被忽悠了!

1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先生在达沃斯演讲。

返回首页
返回新闻页面